分類
Cissp-WentzWu D1-安全与風险管理

稽核(Audit)基本概念

稽核與保證 (Audit and Assurance)

稽核(audit)又稱為審計,是一個能提供保證(assurance)的組織功能(function)或職能(WUSON的翻譯)。保證是透過有力的證據(grounds)讓我們對某個東西(產品、服務或流程等)能消除疑慮、提升信心的過程。以財務稽核為例,會計師受託查核簽證財務報表,投資人對於組織財報編列是否允當才會有一定的信心。另外,ISO 9001的品質管理系統(QMS)或ISO 27001的資安管理系統(ISMS)等管理系統的驗證稽核(certification audit)也是保證制度的一環。

稽核單位

為什麼稽核可以帶來消除疑慮、提升信心的保證效果?除了稽核單位的獨立性(independence)外,稽核的過程講求客觀的(objective)證據(evidence)、明確的稽核準則(audit criteria)、協議的程序(agreed upon procedures)及文件化(documented)的過程也是主要的信心來源。稽核單位可分為第一方(first-party)、第二方(second-party)與第三方(third-party)。第一方是組織內部的稽核單位,而第二方(如客戶)與第三方(如ISO的驗證單位)則是組織外部的稽核單位。由於第二方稽核也是外部稽核(外稽),實務上常把外稽等同於第三方稽核是不正確的說法。值得一提的是,依據法令授權而進行稽核的主管機關或稽核單位可視為第三方。

內部稽核與治理 (Governance)

內部稽核通常是組織內部的稽核單位所進行。但為什麼組織內部的稽核單位能具備獨立性呢?這主要來自於治理(governance)與管理(management)分離的概念。管理是指達成目標(objectives)的系統化方法(如PDCA),組織內的每一個人都需要重視管理。然而,從狹義的觀點來看,組織最高階層的管理作為才能稱為治理。

以公司為例,公司的最高階層是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董事會的管理才稱為治理。董事會以外的東西則屬於管理的範疇,通常會交給董事會聘請來的CEO、總經理及其它高階主管所組成的高階管理團隊(senior/executive management)來進行。然而在WUSON的課程,我們的治理採廣義的說法,把董事會及高階管理團隊都視為治理階層,並統稱為”經營高層”。

稽核單位或部門的報告路線(reporting line)通常是對董事會下的稽核委員會(audit committee)報告;因此,稽核主管的選任通常也都是由稽核委員會所決定。換句話說,稽核可以視為代表董事會來確保組織能依法規及制度運作的單位,所以稽核主管對於CEO或總經理不是稽核業務的隸屬關係,其報告路線也只是行政上的報告(例如預算或場地需求等),而不是稽核業務的實質報告。

稽核專案集與專案 (Audit Program and Projects)

稽核單位每年會進行一次或多次的稽核。每一次的稽核都是一個專案(project),一個以上的稽核專案(audit project)就可進一步規劃成稽核專案集(audit program)。因此,如何作好稽核專案集管理(audit program management)是稽核單位的重頭戲。當然,小的組織一年可能只有進行一項、一次的稽核專案,它的audit program就等於audit project。每一次的稽核專案都必須作好應該有的稽核計畫(audit plan),詳列該次稽核的目標、範圍、準則、地點、方法、角色與職掌、所需的資源,以及是否需要先了解受稽方場地、設施與流程等議題。另外,在稽核計畫中亦可載明稽核報告除了符合及不符合事項外,亦需提供建議。

稽核委員會與稽核指導委員會

此外,重大的專案亦可以成立專案指導委員會(project steering committee)來指導專案的進行,以提供方向、決策及監督。稽核專案的指導委員會則稱為稽核指導委員會(audit steering committee)。有別於董事會常設之稽核委員會,稽核指導委員會是專案層級、視需要成立的非常設性委員會。以下為二個稽核指導委員會的例子:

  • “The Audit Committee has on numerous occasions highlighted these matters in our meetings as well as in internal audit steering committee meetings.” (George Municipality)
  • “The Audit Steering Committee continued to meet on a needs basis during the period in an endeavour to facilitate the audit process effectively. These meetings have addressed such matters as audit planning, coordination and related processes.” (WHO)

稽核的實施

實際稽核的進行通常是稽核團隊(audit team)從眾多的資訊來源(sources of information)進行抽樣(sampling)以取得稽核所需的證據(audit evidence),將其與稽核準則(audit criteria)進行比對後產出符合(conformity)或不符合(nonconformity)的稽核發現(audit finding),最後再根據稽核發現與考量稽核目標(audit objectives)後作出稽核結論(audit conclusion)與產出稽核報告。

WUSON的安全評鑑與稽核

WUSON課程談的稽核主要是安全控制措施的稽核,簡稱安全稽核;我們把安全稽核視為一種安全評鑑(security assessment),並把安全評鑑定義如下:

安全評鑑是一個透過查驗(examination)、訪談(interviewing)、測試(testing)等方法,來確保安全控制措施(security control)之符合性(compliance)與有效性(effectiveness),並且產出報告以作為改善(kaizen)依據的過程。

ISO 29011

最後,附上ISO 29011:2018, Guidelines for auditing management systems, 的定義供大家參考:

  • Audit
    systematic, independent and documented process for obtaining objective evidence and evaluating it obj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udit criteria are fulfilled
  • Audit criteria
    set of requirements used as a reference against which objective evidence is compared
  • Objective evidence
    data supporting the existence or verity of something
  • Audit evidence
    records, statements of fact or other information, which are relevant to the audit criteria and verifiable
  • Audit findings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llected audit evidence (3.9) against audit criteria
  • Audit conclusion
    outcome of an audit, after consideration of the audit objectives and all audit findings

References

資料來源:https://medium.com/the-effective-cissp/%E7%A8%BD%E6%A0%B8-audit-%E5%9F%BA%E6%9C%AC%E6%A6%82%E5%BF%B5-315c937c0824

PS:此文章經由作者同意轉載。

分類
D1-安全与風险管理

組織政策與原則

Policy Framework

組織(organization)由人(person)組成。它跟自然人(natural person)一樣也可以成為法律實體(legal entity)或所謂的法人,具有法律身份(identity)、享有法律上的權力與義務。組織內的人被賦予責任(responsibilities)與權力(authorities),透過彼此的協作讓組織運作(operations),來達成組織的目標。能代表組織作出決策的人在ISO的標準中稱為高階管理層(top management),在WUSON的課程中則稱為治理(governance)階層或經營高層。

經營高層對組織行為及發展方向的期待稱為管理意圖(management intent)。文件化的管理意圖就代表組織的政策(policy)。政策除了展現經營高層的管理意圖,通常會對組織人員提出要求(requirement) — 一種可衡量、文件化、強制性的需要(need)或期待(expectation)。這些強制性的政策要求或指示,通常會配套的發展出相關的標準(standard)、規則(rule)、作業程序(procedure)、參考指引(guideline),或提供指導正確行為或有效決策的原則(principle)等。政策、標準與程序這些文件在ISO 標準中常被稱為三階文件,若再加上記錄與表單則稱為四階文件。

資訊安全政策必須被充分揭露及有效溝通,讓組織的人員都能了解經營高層對於資訊安全的要求與期待。透過標準及程序的制定,讓人員都能依照制度的規範來進行決策與行動。無法白紙黑字或三言二語寫清楚的規範,可以透過指引來提供給更多的資訊、參考資料,或行事與決策原則,以賦能(empower)員工與催生當責(accountability)文化。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https://wentzwu.medium.com/%E7%B5%84%E7%B9%94%E6%94%BF%E7%AD%96%E8%88%87%E5%8E%9F%E5%89%87-82fb4cc1c296

PS:經作者同意轉載

分類
Cissp-WentzWu D1-安全与風险管理

保證(assurance)&安全職能

保證(assurance): 消除疑慮、提升信心的過程. 常用的方法有: 自我宣告、見證、能力驗證或產品檢驗。

安全職能:組織處理安全事務的能力,通常與資安部門與人員在組織內的定位、角色與職責有關。因此會討論到資安專職及專責單位及人員的問題, 以及資安主管的位階問題.

分類
Cissp-WentzWu D1-安全与風险管理

作為 CISO 應將“組織目標“作為最重要

安全功能不是業務功能的孤島。正如CISSP 考試大綱所述,如上所示,資訊安全策略應與其他業務職能部門協作,並與業務和組織的使命、目標和戰略保持一致。
資訊安全計劃策略指導資訊安全策略的實施或執行。制定標準、程序和指南是為了支持政策。基線是遵守標準的手段。

-戰略層次


-政策框架
上圖是展示戰略、政策和計劃之間關係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資料來源: Wentz Wu QOTD-20220101
My Blog: https://choson.lifenet.com.tw/

PS:此文章經作者同意翻譯轉載